內容來自sina新聞

天價學區房的幕後推手

銀行房屋貸款利息

【洋湖苑片區生態宜居樓盤推薦】

  北京如今又現天價學區房,據媒體報道,西城區文昌胡同的一套11平方米的平房,隻是簡單裝修,但價格高至桃園市融資管道230萬元,隻因其是實驗二小的學區房。目前,北京有不少地區的學區房,價格遠遠高於周邊同類住宅。

  價格的高企說明供求關系不正常,天價學區房的背後,說明優質教育資源和中心城區的住房出現配置不均和供應不足,擁有優質教育資源的地段缺少住房供應,而住房供應較多的新城區缺少優質教育資源。

  北京市實行小升初電腦排位已有十幾年的歷史,重點初中和普通初中之間存在的軟硬件差距並沒有得到縮小。由於入學和擇校過程中的不夠透明,以及教育資源在不同學校之間的不均分配,使得學區房成瞭孩子接受更好教育的捷徑。

  事實上,由於城市規劃等諸多因素,北京市的優質教育資源過於集中於中心城區,並未隨著城市建成區擴大而疏解配置到新城。北京市的25所市級重點中學中,有13所位於人口總數合計為219.5萬人的東城和西城兩區,占據全市市級重點中學總數的"半壁江山",328.1萬人口的海淀區有5所市重點中學,而擁有354.5萬常住人口的朝陽區則隻有一所,目前是市區人口主要外遷區域的昌平區卻連一所都沒有。遠郊十個區縣一共隻有4所市重點中學。教育資源在城市區域間分配不均衡導致瞭學區房供不應求,望子成龍的傢長們為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,不得不送孩子們跨區跨片上學。

  一方面是優質教育資源配置不均,另一方面則是擁有優質教育資源的中心城區住房過少,配套居住設施落後。

  由於各種客觀因素,根據北京市政府的數據,北京市四環內有23萬戶棚戶區,大部分集中於中心城區,傳統的教育大區如東西城兩區,重點中學往往與低矮平房隻有一墻之隔,樓房房源較少,中心城區的戶均住房面積僅20平方米,且不成套,遠低於全市人均29平方米的住房水平。造成中心城區住房供應過少的原因則是城市疏解改造力度緩慢,僅東城區就有29個納入舊城改造的項目長期未能啟動,涉及人口6.7萬戶,待改造房屋166.4萬平方米。

  學區房的高價格不是調控調出來的,而是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的傢長們炒出來的。如果不能盡快公平配置教育資源,推行就近入學,如果不能加快中心城區的疏解力度,那麼北京天價房的紀錄在不遠的將來還會被刷新。而普通人傢子弟接受公平優質教育的夢想,也會就此漸行漸遠。

新聞來源http://cs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3-09-22/08013583311.shtml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iceco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